相传孔子所作的易传《系辞》里面,认为一些古代器物的发明都是受了卦象的启发。
比如说:
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,盖取诸《随䷐》”。
也就是说,《系辞》认为,“服牛乘马”这个发明,是受到了《随》䷐卦的启发。
那么,《随》䷐卦究竟是怎么和“服牛乘马”联系在一起的呢?
答案是:车。
《随》䷐的下卦为震☳ , 震☳卦有车之象。《国语·晋语》就反复说:
“震,车也”。
原文如下:
公子亲筮之,曰:“尚有晋国。”得贞《屯》悔《豫》,皆八也。筮史占之,皆曰:“不吉。闭而不通,爻无为也。”司空季子曰:“吉。是在《周易》,皆利建侯。不有晋国,以辅王室,安能建侯?我命筮曰'尚有晋国’,筮告我曰'利建侯’,得国之务也,吉孰大焉!震☳,车也。《坎》,水也。《坤》,土也。《屯》,厚也。《豫》,乐也。车班外内,顺以训之,泉原以资之,土厚而乐其实。不有晋国,何以当之?震☳,雷也,车也。《坎》,劳也,水也,众也。主雷与车,而尚水与众。车有震,武也。众而顺,文也。文武具,厚之至也。故曰《屯》。其繇曰:'元亨利贞,勿用有攸往,利建侯。’主震雷,长也,故曰元。众而顺,嘉也,故曰亨。内有震雷,故曰利贞。车上水下,必伯。小事不济,壅也。故曰勿用有攸往,一夫之行也。众顺而有武威,故曰'利建侯’。《坤》,母也。《震》,长男也。母老子强,故曰《豫》。其繇曰:'利建侯行师。’居乐、出威之谓也。是二者,得国之卦也。”
所以,《系辞》里说的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”,实际上说的就是靠牛马畜力拉车,牵引重物远行。
《随䷐》的下卦震☳,毫无疑问就是车的象征,而《随䷐》的上卦兑☱,毫无疑问就与拉车“引重致远”有关。
兑☱卦本身就有拉拽曳引之象,比如睽䷥的下卦为兑☱,睽䷥卦的六三爻辞就说:
“见舆曳,其牛掣,其人天且劓,无初有终”。
所以,《随䷐》的卦象本身,就是曳引车辆之象。
拉车的专用字,有“輓(挽)”和“辇”。
《说文》就说:
“輓,引车也”。
“辇,輓車也。从車,从㚘在車前引之”。
甲骨文和金文里面有“辇”字,是两个人拉车的样子。
图片
图片
把“辇”字里的两个人换成牛马,人力车就成了畜力车,也就是下面青海海西州野牛沟岩画里面的这个样子。
图片
事实上,如果我们稍微观察一下,就会发现《随》䷐的卦象本身就像是一辆古代标准的马车俯视图。如下图所示:
图片
从这个角度看,车头的两个车轭与兑☱卦上方的“八”字形高度相似。商周时期的“车”字也都是双轭车。如下图所示:
图片
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之“文物里面读《周易》系列不造第几回,欲知前事后事如何,且看上下回分解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